发布时间:2020-02-21来源:编辑:浏览: 次
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"冬至"。
俗话说,“数九寒天好养生”、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;今年冬令补,明年可打虎”。从冬至开始,直到立春,共有45天,这段时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养生:
(一)适当进补,养肾为主
冬至至立春,有以下三类人尤其需要进补。素体阳虚之人。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,经常手脚冰凉,小便清长,夜尿频繁,大便稀溏,食欲不佳,舌体胖大,舌边有齿痕等。
年老体弱之人。此类人群往往身患慢性疾病,甚至罹患多种疾病,需祛邪与扶正相结合。趁冬令进补时,需兼顾治疗所患的慢性病症。这样进补与治疗交替进行,不但疾病可以得到控制,亦有助于增强体质。
易在冬季或夏季发病之人。比如老慢支、冻疮、关节炎等,容易在冬天发病。疮疡等易在夏天发作。凡是患有这些季节性疾病的人群都可趁此时进补,养肾固本,使人体正气处于最佳状态,以后在季节变化时疾病则不易发作。
(二)可多食用根类食物
冬至开始,阳气逐渐萌发生长,此时人体最易吸收食物的精华。冬至至立春若能适当进补,来年一整年都能生龙活虎。一般冬令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冬至、小寒和大寒节气的这段时间,共有45天,不仅能强健身体,还能够消寒。
冬至之后,阳藏之极而一阳欲生,当多食根性食物。根得土气最多,最有益于养生。按《内经》理论,人属倮虫,性属土,因此人是土气所化,亦必与土为伴而生长壮老已。食物中如萝卜、红薯、土豆、山药、木薯之类,皆得土气而成。
(三)培元固本,勿扰相火
冬至开始,一阳始生。由于生活与社会的压力,人们容易出现阳气过度升浮而虚火上扰,出现头晕、耳鸣、失眠、烦躁等不适。故需要收敛浮火,使相火归根,可吃点酸味的食物,或服乌梅汤,有助于收敛浮火。建议在这段时间忌过食煎炸、烧烤、火锅、辣椒等刺激类食物,以免扰动相火。
(四)温经姜疗
督脉和太阳经行于人体的背后,通过艾灸和老姜共同作用,有助于通畅督脉和太阳经,从而促进气血畅通,加强卫外功能,有助于预防寒邪。从中医的阴阳属性上看,寒邪属阴,下半身也属阴,所以冬天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。对于虚寒的人,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。姜疗过后可将使用过的老姜带回分次进行泡脚,老姜通过艾条的熏蒸之后温经散寒效果更强。泡脚以头部微微出汗为度,不可泡至大汗淋漓,这样反而会耗阳。
(五)三九天灸
天灸是中医时间医学、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,依据“天人相应”的中医理论,将精选药物研成细末,用醋、酒、蛋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,或将中药熬成膏剂,直接贴敷于穴位,通过腧穴经络影响所属脏腑,激发和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,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。
三九天自古被视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。从冬至的次日算起,冬至为“一九天”的第一天,第一个九天叫做“一九”,第二个九天叫“二九”,第三个九天叫“三九”。此时阳气敛藏,气血不畅,皮肤干燥,毛孔闭塞,在三九天行天灸疗法贴敷穴位,持续刺激穴位,具有温阳益气、健脾补肾、益肺散寒、祛风通络的作用。三九天灸作为传统天灸的一种,属于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,又名自灸、冷灸,也称“药物发泡”或“敷贴发泡”。
三九灸与炎夏的三伏灸,前者法于“秋冬养阴”,后者法于“春夏养阳”,三九灸可以加强和巩固三伏灸的疗效,夏养三伏、冬补三九,一阴一阳相互配合,舒经活络,调节脏腑,充分体现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,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,其疗效相得益彰。
三九天灸治疗时间
一九:2020年12月21日——2020年12月29日
二九:2020年12月30日——2021年1月7日
三九:2021年1月8日——2021年1月16日
加强贴:2021年1月17日——2021年1月25日
治未病科 太阳成集团tyc4633治未病科是集门诊、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预防保健科室。现设有健康信息采集室、体质辨识室、健康评估室、健康指导室、健康宣教区、未病干预室等。
理念:
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瘥后防复。
服务对象:
针对体质偏颇人群、亚健康、易患疾病人群、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人群等。
服务对象:
中医体质辨识、健康状态评估(包括中医经络、四诊仪、红外热成像等检测)、中医健康管理(包括起居、情志、饮食等方面);
开展中医体质调理;
药膳食疗饮食指导;
传统中医技术治疗,包括针刺、艾灸、拔罐、穴位埋线、督脉灸、产后康复推拿、乳腺推拿调治、颈腰腿不适推拿、面部美容调治等特色治疗干预养生方法。
地点:
百色市右江区翔云路25号
(太阳成集团tyc4633门诊综合楼一楼)
咨询电话:
0776-2687180